铣刀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铣刀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中国10年并购浪潮谁是下一个并购狂人新日

发布时间:2020-01-15 12:36:39 阅读: 来源:铣刀厂家

【IT时代网、IT时代周刊编者按】当前,我国并购重组的政策红利正在不断释放。去年,国务院、证监会发布了一系列并购重组的意见和管理办法,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增发优先股进行并购融资,鼓励创业板公司通过定增等再融资并购,鼓励市场化并购重组。

近期,安邦保险、前海人寿等民营保险公司在A股市场挥舞银弹、大手笔买入各类股票,地产一哥万科在多次被举牌后几乎成了他们的囊中之物,“谁会成为险资的下一个猎物?”成为资本市场当前最热话题。

如此疯狂的年终大采购,依稀让人看到了大洋彼岸另一个保险巨头伯克希尔(巴菲特掌控企业)的影子。一直以来,“股神”巴菲特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在股票市场翻云覆雨的能力。其实,股神还是一位在并购市场长袖善舞的“收购狂人”。

自从1965年,他为旗下的合伙公司买下了纺织公司伯克希尔后,各式各样的并购成为股神为之努力一生的事业。他并购的篮子里包括糖果生产商、家具商城、冰淇淋制造商、番茄酱业者、鞋业公司、珠宝零售商、铁路运输公司、电池制造商、多家保险公司等,所涉及的行业之广堪称世界之最(这些伯克希尔出售的产品从棒棒糖到飞机不等)。

为了收购到好公司,巴菲特曾在年报上打出并购广告。去年公司旗下最大的五家非保险企业获得了创历史记录的124亿美元税前利润,这五家企业中有三家是在近10年内用现金全额收购。

时至今日,巴菲特对“补强收购”仍然乐此不疲。去年,他斥资78亿美元签订了31项收购协议。在今年初,股神当众表示,“股票投资组合不再是公司未来关注的重点,伯克希尔的明天取决于企业并购。”

回顾历史,能优化资源配置的资本市场是美国走向成功的重要推手,谷歌、迪斯尼等美国大公司都有丰富的补强并购经历。这一点,中国正在逐渐领悟。今年国内市场的并购热堪称史无前例,多项数据刷新了历史。

1、“风暴”吹不灭并购热情

关注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会发现,今年,“并购”、“重组”、“转型”、“外延扩张”、“并购基金”成了国内资本市场的绝对热门词汇,并频繁见诸上市公司每晚的公告和机构的研报。

据有关机构统计的数据显示,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上市公司的并购案例随着股市的回暖出现显著增长,仅去年第三季度,市场就有330次并购发生,超过2013年上半年总和。

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前三季度的数据分别为424次、327次、459次、606次,今年呈现逐季递增的态势。其中A股的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并购案例发生数分别为270次、393次、539次。

虽然今年第三季度市场经历了一次“完美风暴”,但数据显示,上市公司在第三季度的并购热情有增无减,不仅并购次数创下近年新高,在并购金额上也刷新了2013年以来的新高。

据统计,至2015年第三季度,已有百余家上市公司参与设立并购基金,基金总规模超过千亿。上市公司参与VC/PE机构的合作现已衍生出更多形态,诸如Co-GP管理基金、新三板公司与机构合作等案例的实现,从多个侧面验证了并购基金进入“蓬勃发展”期。

不少行业人士认为,虽然今年的并购市场热度已经很高,但未来不排除还会更高。根据国外并购浪潮发展的经验,2014年美国的并购交易金额占GDP的比重约12%,而我国目前只有3%。

鉴于国内并购基金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不少上市公司缺乏并购经验和资金,短期内上市公司与VC/PE或券商合作设立并购基金进行协同并购的模式仍是发展趋势。而利用投资机构的专业投资团队和融资渠道,放大投资能力,也为上市公司未来发展提供更多并购标的。

随着鼓励政策的促进、公司自身业务整合的需要,上市公司参与设立并购基金的投资领域将进一步加宽加深,我国并购基金也有望步入快速发展期。

近年来兴起的第三方财富管理行业凭借其灵活的机制、丰富的募资渠道涉水并购市场。据了解,国内领先的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华设财富在年内已联手一些上市公司新设并购基金。

华设财富由数家实力雄厚的国内上市公司和PE机构发起。今年上半年,公司就先于万达、阿里等巨头,与一家国内上市公司共同合作成立了一款体育产业并购基金,使民间资本能有畅通的渠道投资到体育产业中。

此外,公司还已在电商、医疗、TMT、影视等多个领域,携手多家国内优质上市公司,打造产业并购基金。

2、并购市场驱动力多元

美国历史上曾发生过五次并购浪潮,分别发生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20世纪20年代、60年代、80年代、90年代,每一次都持续了近10年时间。

有趣的是,这五次并购浪潮的兴起均与股市的繁荣有关,而其终结也归结于牛市熄火。90年代的并购潮背景是当时的十年大牛市,和以往历次并购热潮以传统产业为主不同的是,此轮并购潮集中在电子信息、金融保险、生物工程、航空航天等新兴领域。

到2000年,美国并购成交金额创了历史纪录,是93年的9倍之多。

我国的本轮并购热潮既借力于市场回暖的东风,同时也体现了自身的特色。行业人士认为,国内IPO排队公司较多,上市路漫漫,很多未上市的优质公司想借力资本市场,也有不少上市公司希望通过并购或转型发展、或加强主业以提升自身的含金量,这些因素造成了今年并购市场的供需两旺。

“尽管注册制将在未来两年内开闸,但预计初期管理层出于稳定市场的考虑,仍会控制IPO规模,因此并购市场未来2年内仍会热度不减。”主要驱动的力量来自国企改革推进、海外并购(结合“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广)、新三板市场发展以及并购制度的创新等。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不少传统行业的上市公司成了并购舞台的要角,各类跨界收购一度受到市场热捧。行业人士认为,该现象在表面的狂热之下也有其合理性。传统企业需要通过产业并购来切入新兴行业,来实现期待中的转型升级。

以往转型失败的例子不少,但也有大获成功的先例,巴菲特从最初的纺织行业跨界进入保险业并由此展开的一系列收购就是可载入史册的经典案例。

事实上,采掘、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的资本、劳动密集型企业,如果不通过整合、并购、重组,等着市场自动消化很难有转机,这些行业中就有不少大型央企、国企。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近日,有上市大型央企的高管在某券商策略会上表示,受供给侧改革影响,明年央企改革会有实质性推进,央企的改革和重组是一个趋势也是发展必然的需求。

据清科旗下产品私募通数据显示,上市公司参与设立并购基金所投资的领域大多与其自身行业或上下游产业链相关。从具体行业类型来看,目前上市公司投资的案例不少集中于医疗、文化、环保、互联网+等热点领域。

不过并购基金的成功与否,除了项目选择外,运作也是关键。诸如华设财富会选择联合细分领域的龙头上市公司,借助上市公司的资源扶持项目,通过上市公司的并购或其它通道实现退出,保证了并购基金的安全性。

3、并购重组成转型发动机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新常态下如何加快调结构、转方式。著名经济学家巴曙松在12月初的一次峰会上表示,“并购重组会成为金融推动中国经济和企业转型的主要方式。”他指出,在并购重组推动经济转型过程中,要利用全球经济周期的不同步做全球的资产和负债的配置。

目前中国公司并购还是以国内标的为主,今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的并购案例中90.6%来自国内,相应的并购金额占比达80%。行业人士预计,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提升,未来海外并购的潜力较大。

一些有“国家队”背景的企业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在全球市场掀起了一股热潮。例如,紫光集团在全球半导体并购市场的异军突起。

在近2年內,紫光先后收购了IC设计公司展讯、锐迪科,再投资惠普旗下的华三、入股美国西部数据,近来则投资台湾力成,目标甚至还放在规模更大的美光及英特尔,一举一动已经成为全球半导体瞩目的焦点。

巴曙松认为,在经济周期下行的市场里,我们的企业可以去拿资产、投资、对外配置,对接的焦点应是中国本土市场转型的需求。“放眼全球从不同经济周期观察会发现非常多的投资机会。”

除了上述跨界、纵向的并购整合外,今年同业间的横向整合也不乏大事件,尤其在互联网领域,一些主要市场主体接连发生并购。

今年情人节当天,原来的死对头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宣布合并;4月,58同城宣布战略入股赶集网;5月,携程战略性收购艺龙37.6%股份(总价约4亿美元);10月,接连爆出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合并,携程并购去哪儿。

分析认为,这些原先的对手铸剑为犁的好处有:1、降低成本:合并后一切消耗过多的竞争行为将停止,可协调一致提升整体收入和利润水平;2、集中资源:合并后的公司,集中两方资源,投入在创新产品和模式上,有助更好抢占市场机遇,形成1+1>2。美国历史上,新兴产业这样的横向并购也屡见不鲜。

上世纪90年代,为了加快培育新产业中的巨人,以迅速占领国内、国际市场,美国政府的决策人士意识到,只有通过鼓励企业间的兼并与收购,才能增强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尤其是增强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竞争实力。

基于这点认识,美国国会进一步解放反托拉斯法,司法部门对企业的并购案采取默许、少干预的态度,使企业间的兼并少受制度的束缚。事实证明,美国政府的这些前瞻性举措为美国的新兴产业在21世纪继续领跑全球发挥了积极作用。

当前,我国并购重组的政策红利正在不断释放。去年,国务院、证监会发布了一系列并购重组的意见和管理办法,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增发优先股进行并购融资,鼓励创业板公司通过定增等再融资并购,鼓励市场化并购重组。

今年1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通知,对兼并重组过程中享受企业所得税递延政策的条件进行调整。4月,证监会修订了《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提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中的募集配套资金比例。

下半年以来,由于简政放权收到成效,并购重组的审批流程得到优化,重大资产重组和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审批时间几乎缩短了一半。

以史为鉴,展望未来10年,我国资本市场的这轮并购热潮或许才刚刚开始。【责任编辑/荆玉珍】

名医汇

名医汇

名医汇